4月23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朱振武教授在文理大楼211作题为《外语学科的研究跨界理路和实施办法》的学术报告。学院党委书记李茂兵主持报告会,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活动。
朱振武结合自身学术论文发表经验和申报主持国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展开讲述。报告紧紧围绕外语学科“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路”、“话语建构和理论创新意识和习惯”、“科研项目申报基本路径”三大问题展开。报告认为,外语学科研究要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判断体系,打通中外双语隔阂、中外文化桎梏以及文科间的藩篱,实现文化自觉、服务自觉、研究自觉,结合新文科概念,形成外语学科研究的学术理路和跨学科视野。报告结合典型案例,论证了我们的研究要有话语建构和理论创新意识和习惯。最后,朱振武结合自己国家课题申报经验,详细阐述了科研项目申报的基本路径,具体包括学术外译八要素、项目申报五步骤、表格填写、项目申报注意事项以及学术创新路径等。
朱教授的报告语言幽默,深入浅出,发人深思。报告后,朱教授就有关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学术报告开阔了学术视野,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课题申报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朱振武,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首席专家。完成或主持国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等国家课题6项,其他科研项目十几种,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共3篇)《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史哲》《中国翻译》和ANQ国内外等重要杂志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文艺报》和《文学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学术论文和时评4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20多种,译著和编著100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