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公布的山东农业大学“十佳大学生”的名单上,英国威廉希尔公司2011级学生魏丽君的名字熠熠生光。就在上个月,魏丽君斩获“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是在该项赛事举办第13届之后山东省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这个站在领奖台上令人羡慕的姑娘,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艰辛付出呢?
热情在演讲中绽放
上个月7号,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于北京举行。魏丽君在经历校预选赛、省赛的层层选拔后,一路披荆斩棘,登上决赛的舞台,与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台湾地区的123名选手展开一场激烈比拼。
魏丽君曾参加过多次全国、省、市的高水平英语演讲比赛,身经百战的她懂得,要想在这类大型比赛中先声夺人,赛前大量的准备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赛前她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做好详尽的计划,全身心地备赛。她静下心来将“外研社杯”演讲比赛历年发布的演讲视频看了个遍,又细细研读大赛官方出版的几本指导书籍,有时会一个人琢磨着演讲技巧直到深夜。在观看历届参赛选手的演讲视频时,魏丽君也在心中默默思索,优秀的演讲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她在发掘他人闪光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独家秘笈”。她发现,出色的演讲者大都是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讲话铿锵有力,用一句流行语概括就是“有气场”。她也发现,有的选手在演讲风格上刻意模仿历届的优秀选手,但有时过分注重形式,演讲的整体效果却不尽人意。她领悟到,模仿名家的演讲要模仿地不着痕迹,学会将其中的精妙之处巧加运用,不能一味去模仿他人,而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为了训练即兴演讲时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她反复进行计时练习。若给出的时限是两分钟,她就要求自己在两分钟内把问题阐释清楚,不超时一秒钟,也不浪费一秒钟。
经过成熟的准备期,魏丽君沉着地迎来决赛。然而,决赛这天,面对从全国各地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她还是感到一丝紧张。她告诉自己要摆正心态,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她最擅长的是即兴演讲,在这一环节发挥得流畅自如。因为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她已形成一套属于自己思维模式,能够在比赛中短时间内清晰而有逻辑地进行构思。前前后后历时七天的决赛是对参赛选手个人体力、耐力与心态的综合考验,魏丽君总结道,“当自己的心态越好时,潜力越能最大地激发出来。”
一场场酣畅漓淋、妙语连珠的演讲比赛,带给魏丽君的不仅是英语水平的提高,更是对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的训练。她坚信,任何事情都是有路可循的,演讲亦是如此,通过持续不懈的反复练习,每个人都会超越自己。她也学会用心融入每一场比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宠辱不惊的心态,在历练中成熟起来。
会演也会唱 生活处处精彩
魏丽君的热情不仅闪耀在演讲舞台上,生活中兴趣广泛的她还是个“小戏迷”。在家中,魏丽君的外祖父十分钟情于黄梅戏,外祖父将唱戏的本领传给妈妈,妈妈继而又教给爱听戏的魏丽君。在妈妈的启蒙下,她从初中起便开始学唱黄梅戏,闲暇时也爱听各种各样的戏剧,深深地被那婉转的唱腔和戏里动人的故事所折服。上了大学,她仍然醉心于听戏,在其他同学讨论流行乐曲时,她的耳机里播放的常常是《西厢记》等戏曲,一边听,一边为戏中人物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大一时,她在迎新晚会上首次登台表演,献上一段令人观众耳目一新的黄梅戏。为此,她费尽心思地下载合适的伴奏,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排练,尽管唱功难以达到专业水准,但她希望以对戏剧的热爱为契机,将戏剧的内涵展现出来,做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此外,她还参加过学校心理剧大赛,其团体凭借精彩的表演夺得一等奖。她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心理扭曲的女生,在剧中遭到同学误解而被孤立。为了将这一角色塑造得更加真实,在表演前,她不惜花一个月的时间里将自己代入角色,迫使自己平日表现得沉默寡言,有时甚至要故意去挑起事端,遭到同学的白眼,并从中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正式上台表演时,她积蓄已久的情感完全爆发出来,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个内心痛苦的女生濒临崩溃的精神状态。她喜欢表演,更喜欢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胆展现自我。
去年11月,魏丽君有幸到北京担任APEC会议的志愿者,宽广的人脉使她邂逅这一宝贵机会。据她介绍,她最初是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这一消息,在之前的演讲比赛中结识的一位好友转发了这条消息,她了解后立即报名参加。经过投递简历、电话面试和现场面试三个阶段,凭借外语特长,她被成功录取,担任青年志愿者教师助理一职。她有幸亲临APEC会议现场,聆听各国代表在讨论中的精彩发言,赞叹他们有力的观点和流畅的论述。对于志愿者的经历,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从丰富的课外实践经历也能学到很多课本所不能提供的知识。”
在外语学习之路上继续奔跑
魏丽君闲暇时有着各种各样的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但她学习起来立刻就恢复“学霸”本色。专业中名列前茅的她学习上目标明确、严于律己。“大学里时间宝贵,应该好好利用,如果哪天学的东西太少自己就会感到内疚。”魏丽君如是说道。于是她将时间多重利用,连吃饭、走路时也在练习听力,或是思考问题。她认为,学习上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能自负,往往水平越提高,越应该知道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她在求知的过程中,渐渐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享受学习的过程。
经过大学期间的辛勤耕耘,她最终收获了甜美的果实,日前,魏丽君已通过学校推荐免试,成功被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专业会议口译方向录取,即将到无数外语学子理想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回忆推免的过程,她用“曲折而幸运”五个字加以概括。起初,魏丽君报考的是另一所高校,然而就在临近面试时,她越发觉得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办学理念、面试方式等方面更适合自己。但此时距离面试仅有四天,她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舍弃一直以来做的准备。正当她犹豫不决时,一同参加考试的同学建议她:“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做决定上,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反复更改。追随自己的内心,怕麻烦或是害怕都只是逃避的理由。”最终,她搭乘当天最早的一班列车赶往上海,用接下来四天的时间从零开始准备面试。魏丽君是学校实行推荐免试政策以来,为数不多的“吃螃蟹”的人之一。在其他同学还在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无法依靠自己的实力跻身名校时,魏丽君已经毅然做出选择,踏上奋斗之路了。
一份学习外语的热情,一份处事认真的态度,一份乐观向上的心态,造就了在追梦路上勇往直前的魏丽君。她的故事也启示农大学子,逐梦途中要全面发展,提升自我,千锤百炼始成金。
文章来源: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团委
文章作者:纪瑒 李凡